做個“封泥”帶回家 “信陽文化公益季”第三季即將開啟
歡迎訂閱《信陽手機報》移動用戶發(fā)送短信 XYSJB 到10658300即可開通 3元/月 不收GPRS流量費
信陽日報全媒體記者 周濤
昨日,,記者從市文廣旅局獲悉,,由市文廣旅局主辦的“信陽文化公益季”第三季——信陽首屆“封泥”公益教學(xué)活動將于12月25日舉行,。
“封泥”是古代印章蓋在門戶或者包裹封口上的小塊泥土,,因防止被別人打開或拆動,,故也稱“泥封”,。最早關(guān)于“封泥”的記載來自《后漢書·百官志》,。在秦始皇時期,,一本奏章就是一捆竹簡,。為了保密,上奏官員會將竹簡捆好,,糊上泥團,,并在泥上鈐上自己的璽印,然后放在火上燒烤促其干硬,。封泥除了用來封護簡牘外也可用于封物,,封物時主要用于封壇罐。
本次“封泥”制作公益教學(xué),,邀請到中國著名篆刻家,、西泠印社理事,、河南印社執(zhí)行社長谷松章親臨教學(xué)。谷松章,,1968年12月生,,鄭州市人,其書法篆刻作品多次參加重要展覽,,篆刻作品獲第三屆,、第七屆中國書法蘭亭獎,參加第八屆,、第十屆全國書法篆刻展及第五屆,、第七屆全國篆刻藝術(shù)展等。個人出版有《篆刻章法百講》《鳥蟲篆印技法解析》《中國篆刻創(chuàng)作解讀·漢印卷》《秦漢私印賞析100例》等,。
記者了解到,,本次教學(xué)活動以“讓中國元素刷新世界”為主題,分為“封泥”文化講授,、“封泥”制作講授,、學(xué)員自己動手制作“封泥”、學(xué)員制作“封泥”展示點評等部分進行,,地點設(shè)在提梁卣金石博物館(籌備中),、百花園廣場。

- 上一篇:沒有了
- 下一篇:文化交流展風(fēng)采 我市在鄂豫皖三省五市第二屆大別山民歌邀請賽上獲佳績
報曉風(fēng)
信陽日報微信
掌上信陽微信
信陽日報新浪微博
信陽日報騰訊微博
請您文明上網(wǎng),、理性發(fā)言,,并遵守相關(guān)規(guī)定。網(wǎng)友評論
網(wǎng)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,,并不表明信陽新聞網(wǎng)立場,。